留学是融入国外还是保持距离,你究竟适合哪个圈子?
作者:北京交通大学3+2国际本硕连读时间:06月13日

       很多时差党常问自己:为了生存和生活,是把自己完全“洗白”变成一个开口wuts up闭嘴awesome的香蕉人,还是保持本土风格,任凭外国文化风吹雨打依然当一枚抬头挺胸的 F.O.B.? 当然,这是两个极端。

  某富美刚来加多伦多没多久,就制定了自己今后要走的路线:

  只date老外;

  只和英语是母语的人交朋友(也就难免努力而决绝地与同背景留学党保持礼貌的距离);参加枫叶国本地人占多数的社团和协会;

  只用Facebook和Twitter,不看微信微博;

  聚餐避开Chinatown;

  不去华人的桑拿房洗澡;

  看美剧,刷gym,读Financial Times;

  旅游一定要去海滩晒一身华丽的古铜色;

  网购只去老外的网站(与淘宝天猫绝缘);

  她只有在和父母一周一次的报平安电话粥中才蓦然想起,自己好像是来自东方古国某二线城市的小家碧玉……但结果是这样的:

  她成功拿到名校学位;

  一口 0 accent的流利英语;

  各大奢侈品牌的名儿说得特别溜;

  还会了点儿法文;

  去500强公司实习,表现出众,被留下Full-time;老外的office politics玩得转,逢年过节花心思给同事上司送点小礼物;不出几年进了mid-management;

  和逗B有教养又尊重女性的白人大叔去教堂结了婚;决定不生孩子;

  拿着无瑕的工作经验和闪亮的GPA报上了常春藤MBA…… 这样的生活太完美,而完美本身就是一种残缺,也不知道她是否能看见满月背面的沟壑坑洼。

  某哥们儿最不屑某富美这种人,觉得她忘了本,于是走了背道而驰的另一条路:

  哥们儿刚到加拿大就和国内来的同僚打成一片;一年之内成了唐人街Local King,从港式茶餐厅川菜馆到东北饺子楼只要刷他的脸都打折;学理工科,除了上课叫兽用英文再讲一遍他早就吃透了的数理化,平时生活不需要英语;电脑上的PP Stream里常年播放着《非诚勿扰》和《我是歌手》;闲暇时组队打三国杀;

  参加了很多华人社团,每逢春节中秋端午甚至七夕就组织晚宴忙得不亦乐乎;只抽国烟;

  不喜欢洋妞;

  ex都是北京大蜜范儿;

  一放假就飞回国见爹娘见七大姑八大姨见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同学……他读大学时老是觉得,北美华人这么多,飞了一万公里的路生活还是那么顺,和国内没啥区别。

  他的结果是这样的:

  毕业后决定ditch大公司,无视老外的“主流社会”,不写resume卖身契;和朋友们合伙开了小生意;

  国内和北美大城市两头飞;

  申请政府funding时,application form总是填不明白;从打扫办公室到集资都事必躬亲;

  发现了海外华人是个“很大的市场”;

  每天处心积虑想着怎么把事业做大,三十岁没过头发白了一半;交往了三年的女朋友要回国发展,他不知道怎么say goodbye;老爸老妈想申请移民找他团聚,可他自己还没拿到身份;后来和一个有身份的女纸结了婚;

  苦熬几年,终于带着全公司奔了小康;

  他自己也在华人圈里逐渐有了名气……

  虽然每次一打开收音机,听到用鸟语播的天气预报时,他总不知道阴晴圆缺,不过英雄不怕太阳高,风雨兼程吧。

  以上并不是事实的全部:

  在某一天,在北美N号公路的德系车里,某富美戴着名牌墨镜,迎着落日余晖,听到广播里的老歌,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住在大院里捧着袖珍收音机听英语频道的场景。

  童年的夏天不辽阔,却有蝉鸣,有邻居把水泼在石阶上的哗哗声,有老人喊孙子回家吃饭的吆喝。而今完美的suburb生活,house太大太干净,邻里间的寒暄太过礼貌,不走心。她本以为叶落生根,却没想到家这个字是一辈子宿命的追寻。

  而某哥们终于在海外华人圈站稳了脚跟。事业小有所成,老婆为他生了两个孩子。

  同某富美一样,他也常常驱车奔波在北美的高速公路上,他背对着落阳,迎着天边白色的星星,一脚油门,两点一线。不同的是,他汽车后座的一双儿女常常用熟练的英文聊天,他听不太懂,但大体知道他们在说学校附近的咖啡厅适合约会,初吻的味道像法国香草。

  某哥们儿十分困惑,自己为什么一点也不懂孩子们的世界,语言有碍,观念不同,生活迥异。他在想,难道从孩子们降生在这片陌生土地那一刻,就注定要和自己走散? 他们俩路还很长,一辈子的故事要用一辈子的笔墨来写。

  人物是虚构的,创作却永远源于现实。 你是故事中的谁?多年以后,我又会变成谁?这一切就像宫崎骏的动画《千与千寻》——在神魔共舞的迷乱世界中,最易失去的,是自己的本名。 自我价值可以幻灭再重生,所谓棱角也可以被磨平。但是重生之后变成了谁,就不得而知了。

  在海龟回国的浪潮中,一群人挂着留洋的招牌在国内直通精英阶层,偶尔想起自己上大学时晨跑,攀岩,露营样样都不少的岁月,看着自己现在的啤酒肚,觉得青春竟已和那片新大陆天涯相隔。

  留在国外的,出了象牙塔之后,看着西方社会的摩天大厦,不知道入口在哪,幸福在第几层几号房。不论是写简历还是找工作,都要问自己,为什么人家要选我而不去录用一个生下来就说英语的本地人? 是的,哪条路都不好走。而幸福的路,都是窄路。

  Fit in是个无趣的词组。Fit in 之后,我们不过是把自己隐藏在人群里,活下去。在国外漂着的我们,很难决定把自己藏在哪群人里。 如果不藏呢?不去理会任何一种既定的生活方式,就当那些stereotype都不存在,让灵魂自由呼吸。

  这样,我们可不可以吸进现实,呼出理想,一呼一吸的须臾之间,让世界变了模样? 地狱没有了火焰,还是不是地狱?天使没有了翅膀,还是不是天使?你我没有了你我的天性,还是不是你我?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生活永远是建立在生存之上的。为了讨口饭吃,我们允许自己成为一朵塑料花,完美、世俗,为了不凋谢就不再去生长。

  历史上少数的觉悟者却一直暗示着我们,生存,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伟人往往是先有直觉,再有逻辑;先有灵感,再有计划。当然,这些都是哲学问题,就如同留学和寂寞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不能深究。

  在另一片土地上追寻自我,路漫漫其修远兮。不管找到了什么,是经验或经历,困苦或腾达,奢靡或清贫,都只是尝试,而不是目的。心中如果还能保有一寸土地,和某富美和某哥们无关,和专业与工作无关,和车房无关,那才是真正的自己。

  还有一种我这样的:

  早上在高楼N层跟全世界人民们谈笑风生,下班回家自己下碗面。

  电梯里已习惯小鲜肉的仰视,门一开,白人Boss的Glass Ceiling。

  家里自己下的那碗热干面,不是国内那(nei)味儿,但也绝对好吃。已然皆我,喜欢哪个?

  我倒是觉得,都不错。

招生简章
3+2项目开展于2003年,是留学服务中心引进的中英政府间跨境教育合作项目(SQA-AD...[查看详情]
荷兰教育资源雄厚,高等教育系统以其高品质而被世界各地所知,在欧盟国家名列前茅。为了引进荷...[查看详情]
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是北京交通大学与国外大学以学分互认为基础共同合作,分期培养学生的项目...[查看详情]
国内学制一年,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以胜任海外学习挑战,课程体系由英语和专业...[查看详情]